入职以来,我一直从事检察官助理工作。同其他基层检察院一样,第二检察部采取“三合一”模式,由一部门共同行使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一方面有利于综合履职,凸显办案成效,另一方面却也存在着业务领域庞杂,工作难以开展的困难。比如,检察机关本身并不直接从事行政执法与审判工作,在专业性不足的情况,如何做到“外行”监督“内行”?再如,检察机关的监督多以检察建议等形式体现,如何实现良好的监督成效?在工作之初,这些问题就时常困扰着我。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和不断学习,有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把履职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即在检察履职中要着眼地方发展大局,围绕大局开展工作。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如何在督促的同时让被监督者理解与配合检察机关的工作?可行的一条路径就是让检察机关和被监督机关同向发力,形成治理合力。黟县是文旅大县,文旅发展牵动着县域每个人的心。在一次走访中,检察机关发现某古建筑维护不善问题,可能不利于古建筑保护,遂启动行政检察程序,及时与主管部门进行磋商,并就可行的改进措施向其制发检察建议,以督促推动协作。该部门收到建议后,迅速实施了相关方案,有力地维护了古建筑安全,促进了文旅发展大局。对检察机关来说,服务大局的履职举措既实现了法律监督,也推动了社会治理。
保持本领恐慌危机感,增强自身能力。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综合履职的模式给检察干警带来了许多能力上的新考验,要求检察干警改变以往的业务攻坚方向,熟悉民事、行政等多个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乃至规范性文件。基层院人员较少,对每一位检察干警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如果不持续“修炼内功”,就难免出现“不会监督”的局面。在一起不起诉案件中,检察机关发现被不起诉人所实施的行政违法行为在新旧法中存在不同认定,如果不能及时了解新的法规,就有可能产生错误结论。过硬的业务本领是检察干警履职的底气,也是检察职能充分发挥的必备前提。不断学、日日学、提前学,把检察业务需要的专业知识巩固好、强化好,才能在新形势、新问题产生后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做出更专业的应对。
检察工作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检察干警只有练好业务“内功”,树立好大局“理念”,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向前。